第 978 位。于黄帝时的桓常,出自黄帝属臣桓常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
据史籍《姓氏考略》记载,黄帝有一个大臣名为桓常,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,称桓氏。
在史籍《路史·后五纪·疏仡纪·黄帝纪上》中记载:“黄帝即位也,适有云瑞,因以云纪百官,师长俱以云名。乃立四辅三公,六卿三少,二十有四官,凡百二十官有秩,以之共理,而视四民。命知命纠俗,天老录教,力牧准斥,冶决法,五圣道级,闚纪补阙,地典州络,七辅得而天地治,神明至……复岐下,见岐伯,引载而归,访于治道。于是申命封胡以为丞,鬼容区为相,力牧为将,而周昌辅之;大山稽为司徒,庸光为司马,恒先为司空。建九法,七相翌而下服度。犹且蛩蛩,常若备盗,豫若天令,令人知禁。风后善乎伏羲之道,以为当天而配上台;
全国恒姓比较新排名第978位。
姓氏恒,拼音héng,2021年全国总人口约 3 千人,属稀有姓氏,在当今中华百家姓比较新排名第 978 位。
恒姓起源:1、春秋时楚大夫恒思公之后有恒氏、常氏,见《世本》。2、春秋时卫康叔支孙食采于恒(故城在今河北正定南),因氏,见《姓考》。3、清满洲八旗姓恒吉哩氏后改为恒氏。满族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