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通的马。指驾一车之四马。
一、指驾一车之四马:
《老子》:“虽有拱璧,以先驷马,不如坐进此道。”
《晏子春秋·内篇杂上》:“其夫为相御,拥大盖,策驷马,意气扬扬,甚自得也。”
《新五代史·高祖皇后李氏传》:“不幸先帝厌代;嗣子承祧;不能继好息民;而反亏恩辜义、兵戈屡动;驷马难追;戚实自贻;咎将谁执
二、指显贵者所乘的驾四匹马的高车。表示地位显赫。
《汉书·于定国传》:“少高大闾门,令容驷马高盖车。”
《南史·隐逸传上·渔父》:“吾黄金白璧,重礼也;驷马高盖,荣势也。”
唐·许浑《将赴京师,留题孙处士山居二首》诗之一:“应学相如志,终须驷马回。”
驷马不是某种马的名字,驷马指的是驾同一辆车的四匹马。在古代,只有身份高贵的人出门才能乘坐四匹马拉的高架马车,是地位的象征,后来人们把这种四匹马拉的马车也称为驷马。
也就是说,驷马既是拉高贵马车的四匹马,同时也是四匹马拉的高贵马车。驷马既是马,也是车。
驷”的本义为: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,或驾四马之车。“驷马难追”的意思是“一句话说出了口,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。指话说出口,就不能再收回,一定要算数”。“驷马”即拉一辆车的四匹马,如果用“四马”,那就成了单一的四匹马了。所以,“驷马难追”不能用“四马难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