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对于男子的称呼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,一般有单字、两个字、三个字的称呼方式。其中,比较常见的三个字的古代称呼有:
1.生员子(shēng yuán zǐ):生员是指通过乡试、府试考试合格而被录取为举人的士子,这里的“子”是尊称后缀,表示对对方的尊重。
2.仁兄好汉(rén xiōng hǎo hàn):这是一种比较亲切的称呼,其中“仁兄”是对男子的尊称,“好汉”则是对男子的褒奖,表示他有胆有识、行事正直。
3.朋友知交(péng yǒu zhī jiāo):这种称呼较为亲密,其中“朋友”是对男子的亲昵称呼,“知交”则是对他的敬意,表示他是与自己交情深厚、彼此相知相惜的人。
需要说明的是,不同的时代和地区对于男子的称呼也有所不同,这里只是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古代称呼。
古代对男子的称呼有以下几种:1、公子;2、大哥;3、职位;4、哥儿;5、大侠;6、义士。
1、公子
先秦的时候,公子是指那些诸侯的儿子,到后来变成对于男子的一种普遍的称呼,年轻男子都可尊称为“公子”,通常是叫某某公子。
2、大哥
“大哥”这个称呼比较多见于江湖中人,他们大口喝酒,大块吃肉,一见如故,彼此称兄道弟,有福同享有难同当。
3、职位
对于有官职有家世的男子,别人一般会尊称他们的官职,像称呼狄仁杰为“狄大人”,称呼多尔衮为“摄政王”。
古代对男子的称呼有以下几种:
1、赤子、襁褓:未满周岁的婴儿。
2、孩提:指两——三岁的儿童。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。
3、幼学:十岁。外傅之年。
4、束发:十五岁为“志学之年”。
5、弱冠:即年满二十岁的男子。行“冠礼”,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。
6、而立:三十岁。(而立之年):因为“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。”
7、不惑:四十岁。
8、知命:五十岁。
9、耋(dié):七十至八十岁。
10、耄(mào):八十至九十岁。11、期颐:一百岁。
一般都是称之为:老夫子